蛹虫草人工养殖技术指南

一年栽培1~2季,如果是恒温种植的话,52天便可以是一个周期。室内种植、大棚种植都可以。栽培时一般采用瓶栽或箱栽模式。瓶栽就是采用广口瓶或罐头瓶做容器。先在瓶底放一层2.5~3厘米厚的细沙土,沙质含水60%左右。每瓶放入4~5只感染的菌蛹,使其腹面朝下,菌蛹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上再盖细沙土3厘米左右,表面压平,并用塑料薄膜封口,以保持湿度。箱栽时先在箱底铺一层塑料薄膜,再铺细沙土5~7厘米,再均匀地放入染菌的蛹体。每只间隔2~3厘米,上再盖沙土3~5厘米。表面用塑料薄膜保湿。具体栽培要点如下:

  1、温度。在虫草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有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界限。菌丝生长温度6~30℃,低于6℃极少生长,高于3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5℃,最适生产温度为20~23℃。原基分化时需较大温差刺激,一般应保持5~10℃温差。

  2、水分和湿度。水分是蛹虫草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保持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要达到65~7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要注意培养基适时补水和补充营养液。

  3、空气。蛹虫草需要少量空气。在子实体发生期要适当通风,增加新鲜空气。否则,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子座不能正常分化,影响生长发育。

  4、光照。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应保持黑暗环境。但转化到生殖生长阶段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光照度为100~240勒(勒为光照度单位)。光照强,菌丝色泽深,质量好,产量高。

  5、酸碱度。蛹虫草为偏酸性真菌,其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为5.2~6.8。但在灭菌和培养过程中pH值要下降。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应调高pH值1~1.5,在配制培养基时可加0.1~0.2%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二钾等缓冲物质。

  6、育种。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及多次转管的蛹虫草菌种,其母本基因容易变异,表现为出草畸形,质量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应定期对蛹虫草菌种进行一次有性繁殖。具体做法是,选取高产、优质、早熟的蛹虫草子实体,用0.1%升汞溶液,或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表面药液,置于盛有综合培养基容器上方悬空,在21~23℃下静置培养,待培养基表面出现星芒状虫草菌落时,在接种箱内挑取单个或多个菌落置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待蛹虫草菌丝布满斜面后再提纯。获得的孢子母种须经出草比较试验后,选取优质虫草子实体再进行一次组织分离,经筛选后方可用于转扩栽培种。

  7、考种。将母种扩大培养后,置米饭培养基上,于18~20℃下培养20~30天,观察生长情况。若见有细菌或霉菌污染,应对母种进一步纯化;若无杂菌污染,可继续培养,一个月后即有橙红色子实体产生,说明母种可靠。

  8、二级种子培养。将液体培养基分装于500毫升三角瓶中,每瓶加培养液200毫升,用12层纱布外加一层牛皮纸封口。13~30分钟灭菌后,将母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钩接入三角瓶中,每支斜面可接10瓶以上。接种后于20℃摇床培养5天左右,待形成均匀小球后即可用于栽培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培养液变混,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细菌污染应予以淘汰;二是由于菌丝生长过分粘稠所致。若难以判断,可进行镜检。

  9、采收与干制方法。蛹虫草成熟的标准是子座顶端露出土面2~8厘米,呈橙黄色或棕红色,子座上端有小小的突起物出现。这时可用镊子或铲子轻轻扒开料土采收。采收后的蛹虫草子实体,用水洗净泥沙杂质,在太阳下晒干或烘干,保持子座与虫体完整,装入塑料袋封存。

蛹虫草是用野生天然冬虫夏草菌株孢子接种到蚕蛹(或特制培养基)上人工培育而成的药食两用真菌。(指导专家 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 王卓仁)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www.123chongcao.com/Html/chongcaozhuanti/027410.html

中医文献中鹿茸有哪些作
青海果乐地区虫草的价格
玉树的“虫草队”-采挖大
虫草旺季藏族朋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