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参”在通化

有着“中国人参之乡”、“中国人参产业基地”称谓的通化市,借助人参“药食同源”试点的利好机会,着眼重振“百草之王”雄风,按着“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的要求,积极打造“科技人参”,努力实现人参产业的“科技突围”。

从过去的“人参卖个萝卜价”到今天的成功绘制人参基因组图谱,通化为人参注入了科技元素,使得古老的“百草之王”展现出新的生机。

绿色有机,还原“百草之王”。据统计,通化市人参产量占吉林省的31%、全国的26%和全世界的15%。可是为什么人参比起冬虫夏草、枸杞等,“百草之王”只能委身“卖个萝卜价”

“比如个体种植导致的人参种植栽培不规范,农残、重金属等超标,比如产业链不长、只能当原料卖,比如企业规模小、产品创新能力差,只是水参、生晒参和红参‘老三样’,比如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比如人参不能进入食品,市场空间小等等”通化市委书记刘保威一语道破人参卖到萝卜价的原因。

还原“百草之王”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原生态是破解人参产业窘境第一道关口。为此,通化牢牢抓住“第一车间”的牛鼻子,全面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创建安全标准的人参生产环境,广泛推广以优质高产人参栽培技术为重点的无公害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把住人参质量关。

今年3月,由通化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吉林紫鑫药业共同主办的中国人参新闻发布会向世界表明,中国已经成功绘制出人参基因组图谱,为人参的种质资源、育种、品种鉴定、研究人参药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数据基础。

在科技攻关的基础上,通化市抓住获批“长白山人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有利契机,创新科学栽植模式,成功突破了非林地种植人参的技术难题,基本上结束了传统的伐林栽参的历史。如益盛药业结合GAP规范,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平地栽参种植方式,被专家称为“人参种植生产的革命”;大地参业公司采取了“公司+科技服务+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创新的人参栽培技术已经成熟规范,所产人参价格是普通人参的4倍。目前,通化人参留存面积达到1002万平方米,国家认证的GAP基地达到3058亩,人参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种植面积的60%,规范种植面积已占全省的50%。同时,还启动实施了人参野生资源恢复工程。

“三动”战略,壮大“百草之王”。如何破解我省人参产业在社会分工、乃至国际分工链上处于劣势的局面?“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成为推进通化人参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通化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成立人参产业推进组,重点扶持一批产业规模大、资源利用率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人参产业龙头企业,打造行业旗舰,带动提升人参产业化的整体水平。
总投资约20亿元的紫鑫药业人参产业园区、总投资10亿元的康美新开河吉林人参产业园、总投资19.9亿元的长白山医药物流项目,一批大项目应运而生。

药食同源,拓展“百草之王”。年初,吉林省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获得国家批准。“药食同源”,无疑为“百草之王”打开了空间更广阔的食品市场的大门。

“过去,因为人参只能列入药品序列,导致人参应用范围窄,市场空间小,极大限制了人参产业的发展。而一旦人参进入食品行业,其附加值可增加50倍至80倍,国内人参的销量将增加5倍。”吉林人参研究院院长蔡树群表示,这又给通化市的人参产业拓展了无限的国内、国际市场空间。


科技人参,重振了“百草之王”之雄风。目前,通化人参产品已涵盖医药、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等8大系列、40多类、200余种、近千个规格。
通化市市长田玉林表示,围绕打造千亿级生物产业目标,“十二五”期间,将把通化市打造成为集人参科研、种植、加工、商贸、旅游、文化六位一体的百亿级中国人参产业集群,打造特而精、大而强的中国人参产业基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RenShenYaoYong/81942093807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