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虫夏草现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多集中在生态环境调查、中药临床应用、初步的药理研究,到了70年代,中国的微生物发酵工业,以抗生素和味精生产为主的发酵工业(液体培养)已经遍布全国,微生物分离条件和技术也日渐成熟。那是,中国的科学界和微生物工业界就有人提出,用微生物发酵设备生产微生物来源的中药,最早的是灵芝的培养。要从事微生物微生物来源的中药液体培养,首先需要分离微生物菌种。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资源贫乏的价格昂贵的微生物来源的中药材,冬虫夏草就是科学界和微生物工业界技术人员首先聚焦的品种。
工业生产冬虫夏草制品
通过冬虫夏草的菌种的液体培养,完成冬虫夏草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研发,这需要跨越四个里程碑:
(1)分离真正的冬虫夏草菌种;
(2)大规模工业生产冬虫夏草菌,制成替代冬虫夏草的中药和保健食品;
(3)改进大规模品工业生产冬虫夏草的工艺,制成超越冬虫夏草中药和保健食品;
(4)提取冬虫夏草的有效部位或成分,改变给药途径,提高疗效。
全人工培养中药冬虫夏草
以与天然冬虫夏草一样的形态供应保健食品和中药市场,也需要跨越四个里程碑。
(1)分离出真正的冬虫夏草菌种;
(2)大规模工业生产冬虫夏草菌,提供感染虫草蝙蝠蛾幼虫所需要的冬虫夏草菌种;
(3)大规模饲养虫草蝙蝠蛾幼虫;
(4)用冬虫夏草菌成功感染虫草蝙蝠蛾幼虫,长出子座,得到与天然冬虫夏草一样的产品,实现冬虫夏草人工培养。
冬虫夏草的产业化两个目标中的里程碑,前两个里程碑、两件大事是一样的。
第一个里程碑——分离出真正的冬虫夏草菌种
1977年,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沈南英从草原虫害研究转向冬虫夏草菌种的分离。基于长期生活在冬虫夏草产地的优势,基于对冬虫夏草寄生虫分布的了解,基于对冬虫草夏草独特生态环境深刻认识,沈南英连续不断地得到了大量的冬虫夏草、虫草蝙蝠蛾幼虫、冬虫夏草子座和子囊果的新鲜样本,率先于1978年从僵虫体、子座、子囊孢子中分离到了许多“冬虫夏草菌种”。
1980年,冬虫夏草菌种在直径18mm的试管中长出了“子座芽”。
1983年,冬虫夏草菌种在三角烧瓶里长出与天然冬虫夏草一样的完整的子座。青海省科委组织了鉴定,当时中国真菌分类鉴定专家未予承认,不予定名。
1985年,中国真菌分类鉴定专家给予定名,但不发表文章。
1990年,中国真菌分类鉴定专家写信同意公开。
2004年,中国新一代真菌分类鉴定专家把沈南英分离的菌种“蝙蝠蛾被毛包菌丝体”直接定名为冬虫夏草菌种。
走过冬天的冬虫夏草研究的第一里程碑的第一人,当之无愧是沈南英。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海虫草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chongcaozhangti/8358895004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