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甘肃频道5月31日消息5月29日,晴空如碧,霞光万丈的青海玉树结古镇。
地震的阴霾渐渐远去,一面写有“兰州特警”的鲜红队旗依然飘扬在赛马场的帐篷营地,在4月15日救援初期,正是这面旗帜紧随第一支到达的甘孜特警,在玉树地震灾区废墟上高高飘扬。40多个日日夜夜,它引领来自甘肃省公安机关的162名坚强的公安特警在这里与时间赛跑、与生理极限抗争,出色地完成了抢救群众、维护灾区治安秩序、疏导灾区道路交通、救助受灾同胞等急难险重任务,用特警的一腔热血守护着灾区人民的安危,用特警的无限忠诚筑就了灾区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千里穿越,为救援灾区冲锋
从兰州到玉树,162名特警19个小时的日夜兼程,1200公里的顽强挺进,7座险峻大山的艰苦跋涉,见证了特警们的拼搏与勇敢。
4月14日13时35分,来自公安部抽调人员驰援玉树的紧急指令下达。几分钟后,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营地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号令,特警们从宿舍和家里迅速收拢,携带救援工具、防寒洗漱等用具,20多分钟就集结完毕。
长龙般的警车车队一路疾行驶出甘肃,连续行进14个小时后,车队盘旋在最危险的路段——巴颜喀拉山山口。这时是凌晨4时,山口出现风暴,风速达到了9级,大片的雪花弥漫了驾驶员的视野,冰凌使车胎不断打滑。更令人揪心的是,随着海拔上升至4800多米时,几乎所有的队员都出现了胸闷、头疼、恶心等高原反应。驾驶大客运兵车的队员张定忠更是冷汗直冒,眼前出现幻觉,在昏迷前一脚踩住刹车,整个车队长龙喘息着停在了巴颜喀拉山口。
怎么办?时间在分秒流逝,依旧被掩埋在废墟里的一个个生命让特警们揪心。不能停下,时间就是生命!“人盯人,不许睡觉。车盯车,不许掉队。加油同志们,翻过山就是玉树!”从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全意因缺氧和寒冷变得青紫的嘴中喊出口号,并立即调集有经验的队员换驾。随队医生李永勤赶紧开展救治,派发红景天和速效救心丸。
十分钟后车队又开始顽强地挺进,穿越巴颜喀拉山山口。兰州特警162名硬汉,凭借自己的意志、胆量和对灾区人民的赤胆忠心,将征程中最危险的路段狠狠地丢在了风急雪猛的身后……
15日上午9时40分,经过连续1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兰州特警救援车队驶进瓦砾遍地、满目疮痍的结古镇。兰州特警来了,灾区群众的救星来了!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紧紧握着何全意的手说:“太盼望你们了,没有想到你们来得这样快,这样及时。”
挑战极限,用生命书写忠诚
一个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玉树,一个气候险恶、条件艰苦的玉树在等候着这支长途跋涉的警察队伍。(转8版)
初上高原,毫无高海拔生活经验的特警们,面临着在家乡闻所未闻的困难和挑战。
早晨到达营地后,指挥部将所有的大饼、方便面、矿泉水全部收集到一起,平均派发:三人一块大饼,每个人半瓶矿泉水,大家面面相觑,你推我让的,都不忍心第一个下口。
“每个人都要吃,这是任务,这是命令!”手握冰冷矿泉水的何全意嘶哑着喉咙喊道。大家知道在玉树坚守,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体能。
有限的补充后,150名兰州特警便根据指挥部的安排,进入长达30多公里的执勤区域,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许多人在超强度的消耗中滴水未喝、粒米未进。
与饥饿接踵而至的是可怕的高原反应和严重的体力透支。特警一大队教导员杨文海第一个被击倒。从15日开始他已连续15个小时没有休息,执勤、搭建营地一刻不停。16日早晨6时,准备再次上岗执行任务时,心慌、胸闷、头痛阵阵袭来。但他知道今天是个关键的日子,队里的执勤区域是救灾车辆进入市区的咽喉,更是关键的关键。“坚持、坚持、再坚持”他暗暗鼓励自己,率领队员们奔赴执勤点布岗,自己则在5公里长的路段来回巡查、疏导、指挥。“教导员,休息一下吧。”队员们看着脸面青紫的杨文海,劝他停下脚步。然而,直到下午4时30分凯旋收队,他也没顾上片刻停歇。回到营地后,极度疲惫的杨文海突然一头栽倒,昏迷休克不省人事。
李永勤医生接到队员的紧急呼救后,立即赶到帐篷实施抢救。赛米第松、速效救心丸、氧气、心脏复苏术……所有方法全部使用,却不见杨文海苏醒的迹象。深夜时分,杨文海已陷入重度昏迷,四肢冰冷、瞳孔散大、生命体征逐渐消失,情况已是万分紧急。
青海省抗震指挥部前指闻讯后中断了会议。省政府领导迅速调集在玉树灾区最好的医生、护士,火速赶往营地实施紧急救治。十多个小时的紧急抢救,被诊断为脑水肿、肺水肿的杨文海竟然奇迹般苏醒。17日一早,杨文海被送往西宁人民医院抢救。因抢救及时,措施得力,特警杨文海脱离了生命危险,被医疗专家称为奇迹。
4月23日上午10时,特警二大队大队长,被称为硬汉的仲英杰在布置任务时,突然栽倒,被飞机送往西宁救治。其实在临上高原之前,患有腰椎、枕椎突出和尿路结石等疾病的仲英杰就准备住院治疗,接到队伍集结的通知后,他把住院单往怀里一塞,二话不说带着队伍上了高原,他还说:“大家都头疼,都不舒服,都很累,我凭什么要休息?”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严酷的高原气候面前,兰州特警就是倒下,也是英雄般地倒在岗位上;就是撤退,也是服从命令,流着眼泪被强行抬出战斗的阵地……到达玉树的短短5天,162人的队伍,就有90多人血氧异常,45人晕倒在执勤现场,29人被强行撤离灾区……然而,兰州特警这支屡立战功的警队没有后退半步,他们隐瞒着病情不但没有一人因身体不适提出撤离,反而纷纷请战,斗志昂扬地奋战在一线。
扶危济困,播撒大爱情怀
把灾区人民当亲人,把灾区人民血脉与自己紧密相连,兰州特警勇敢地肩负起执行命令和传递爱心的双重使命。
4月18日上午11时许,一位藏族女孩急切地向正在公路边执行警卫巡逻任务的特警求救,原来女孩的阿妈被埋在山下的废墟中。特警队员们飞速跑下山沟。由于没有任何工具,他们只能徒手刨挖,手指磨破了,指甲断裂了,可谁也顾不上包扎。老人被埋时间过长,体内缺水,严重虚脱,特警们将矿泉水从缝隙中滴入老人嘴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在死亡线上挣扎了5天的藏族妇女普措终于被特警们成功救出。
在结古镇,警用巡逻车就像一支流动的救援队,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公安特警的身影;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他们奋不顾身的壮举。4月26日下午6时许,刚刚执行完重要警卫任务的特警队员高永林、哈俊全,在途经环城路一处危房时,突然一声巨响,一处危房轰然倒塌。一位藏族老阿妈大喊道:“快救命呀!来人呀!”高永林、哈俊全见状立即停车,飞奔到出事现场。他们顾不上房屋再次塌陷的危险,冲进尘土飞扬的废墟中,用双手掏、挖、刨,20多分钟后,老阿妈的半个身子挣脱了瓦砾的束缚,为了防止跌落的砖块再次砸伤老阿妈,他们一边挖,一边用身体护住老人,抵挡着不时下落的砖块,增援的战友赶到了,转危为安的老人终于被抬出了废墟。
4月18日晚9时许,在勤务结束后准备归队的二大队民警,接到藏族老乡昂欠文措搭建帐篷的求助。看到藏族老乡在寒冷的夜晚瑟瑟发抖,已经十分疲惫的兰州执勤特警熟练而迅速地为其一家搭起了避寒躲风的帐篷。归队时,昂欠文措拉住特警们的手,指着离帐篷不远处一间坍塌的房屋说:那是他地震前的家,里面还有许多粮食……特警们紧紧地握住昂欠文措那双冰冷而粗糙的大手说:“我们一定会来,一定帮助你挖出粮食。”第二天下午,特警们如约来到,把昂欠文措家30袋青稞、包谷悉数挖出才收队回营。
4月22日下午6时许,藏族同胞文德怀揣写有“千里驰援爱撒玉树汉藏同心共御灾难”的锦旗,从50余公里外的歇武镇赶到兰州特警营地,当他把锦旗交到特警支队政委邓有范的手中时,不禁潸然泪下:“如果没有你们,我们家的财产就全没了,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们!”原来,文德一家虽然在地震中幸免于难,但废墟却掩埋了他家中所有的生活物品,使他一无所有,一筹莫展之时,便向兰州特警求救。特警们赶往已成为一片废墟的文德家中,在没有大型挖掘工具的情况下,苦战6个多小时,先后挖出被埋轿车、金银饰品和虫草等贵重物品。
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5月4日下午,在玉树孤儿小学震后的废墟前,10名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特警队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参加了火线入党宣誓。十几天来老党员们舍小家为国家,舍自我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处处激励和鞭策着他们。
作训科副科长李东栋,接到抗震救灾的命令时,医院也给肺癌晚期的父亲下了病危通知书。考虑再三,李东栋毅然踏上了驰援的征程。到达玉树的第一天,李东栋的父亲就去世了,李东栋跪在废墟上,面朝兰州方向深深地叩了三个头:“爸爸,请原谅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您安心去吧,儿子一定不会给您老人家丢脸!”
特警四大队民警杨明河,原定于5月2日结婚。可是驰援玉树的命令,使他推迟了婚期。未婚妻说:“我们结婚事小,国家救灾事大,等你凯旋归来,我们再办喜事!”
出发时,四大队大队长吴峰年正在上学的儿子无人照料,他向张掖的父母求援。年过七旬的老人二话没说,匆匆赶到兰州,一再在电话里嘱咐:“到了青海,要好好干工作,多救些人……”
雨露滋润重建美好未来
和孩子们站在一起的兰州特警是灾区百姓眼里最可爱的人,每当特警的巡逻车或队伍经过,孩子们举手敬礼,大人们注目凝望,有的干脆打出横幅,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特警队员们深深的感激和祝福。
特警们一进入灾区,无论怎么艰苦,遇到饥饿的孩子们,也会让出自己的那份口粮和水。
4月21日下午4时许,刚执完勤务工作的一大队副大队长黄耀峰和队员们,路过红旗小学,听到学校准备复课但大量教学设备都压在了坍塌的教学楼下。便冒险进入到摇摇欲坠的教学楼,3个多小时的时间,特警们硬是从危楼中搬出了30多台电脑、150件教学用具和400余套桌椅板凳等一大堆的教学用具。
特警段忠磊始终牵挂着尕松求珍。19日上午,天天盼着上课的尕松求珍拉住段忠磊的衣袖:“叔叔,我的书包和纸笔都埋在教室下面了,你能不能帮帮我呢?”
尕松求珍渴望的小脸使段忠磊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灾区的孩子做些什么!”于是,段忠磊和他的队友们每天执勤之余抽出休息时间与结古镇新建路孤儿学校的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把童真、欢乐和坚强放进孩子们心中。
政府优先为孤儿学校搭建了帐篷学校。但是,学校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使许多学生无法及时复课。兰州特警决定选派4位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民警协助孤儿学校复课,4位特警包揽了五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法律基础知识和体育等课程。4月27日下午,帐篷教室的第一堂课终于在特警教师们的授课声中开始了,朗朗的读书声掠过废墟唤醒了草原的嫩绿,引来灾区群众感动的目光。
在灾区的日日夜夜,兰州特警,把对祖国的忠诚写在鲜红的队旗上,把对人民的深情融入血肉之躯。一个多月来,赴玉树兰州特警已从废墟下营救出被埋群众4人,帮助受灾群众抢运粮食、药材、现金、金银首饰等各类财物价值200余万元;执行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视察灾区等重大警卫任务10余次;参加抢险救灾、治安巡逻、维护交通秩序、帮助灾区群众重建等共出动警力7800余人次;为灾区群众做好人好事1800余件;指挥疏导车辆9.6万余台次,赢得了灾区人民的赞誉,他们把公安特警的点滴之爱汇成浩瀚江海,向灾区群众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精神内涵;用公安特警的拼搏奉献,筑起了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地震的阴霾渐渐远去,一面写有“兰州特警”的鲜红队旗依然飘扬在赛马场的帐篷营地,在4月15日救援初期,正是这面旗帜紧随第一支到达的甘孜特警,在玉树地震灾区废墟上高高飘扬。40多个日日夜夜,它引领来自甘肃省公安机关的162名坚强的公安特警在这里与时间赛跑、与生理极限抗争,出色地完成了抢救群众、维护灾区治安秩序、疏导灾区道路交通、救助受灾同胞等急难险重任务,用特警的一腔热血守护着灾区人民的安危,用特警的无限忠诚筑就了灾区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千里穿越,为救援灾区冲锋
从兰州到玉树,162名特警19个小时的日夜兼程,1200公里的顽强挺进,7座险峻大山的艰苦跋涉,见证了特警们的拼搏与勇敢。
4月14日13时35分,来自公安部抽调人员驰援玉树的紧急指令下达。几分钟后,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营地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号令,特警们从宿舍和家里迅速收拢,携带救援工具、防寒洗漱等用具,20多分钟就集结完毕。
长龙般的警车车队一路疾行驶出甘肃,连续行进14个小时后,车队盘旋在最危险的路段——巴颜喀拉山山口。这时是凌晨4时,山口出现风暴,风速达到了9级,大片的雪花弥漫了驾驶员的视野,冰凌使车胎不断打滑。更令人揪心的是,随着海拔上升至4800多米时,几乎所有的队员都出现了胸闷、头疼、恶心等高原反应。驾驶大客运兵车的队员张定忠更是冷汗直冒,眼前出现幻觉,在昏迷前一脚踩住刹车,整个车队长龙喘息着停在了巴颜喀拉山口。
怎么办?时间在分秒流逝,依旧被掩埋在废墟里的一个个生命让特警们揪心。不能停下,时间就是生命!“人盯人,不许睡觉。车盯车,不许掉队。加油同志们,翻过山就是玉树!”从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全意因缺氧和寒冷变得青紫的嘴中喊出口号,并立即调集有经验的队员换驾。随队医生李永勤赶紧开展救治,派发红景天和速效救心丸。
十分钟后车队又开始顽强地挺进,穿越巴颜喀拉山山口。兰州特警162名硬汉,凭借自己的意志、胆量和对灾区人民的赤胆忠心,将征程中最危险的路段狠狠地丢在了风急雪猛的身后……
15日上午9时40分,经过连续1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兰州特警救援车队驶进瓦砾遍地、满目疮痍的结古镇。兰州特警来了,灾区群众的救星来了!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紧紧握着何全意的手说:“太盼望你们了,没有想到你们来得这样快,这样及时。”
挑战极限,用生命书写忠诚
一个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玉树,一个气候险恶、条件艰苦的玉树在等候着这支长途跋涉的警察队伍。(转8版)
初上高原,毫无高海拔生活经验的特警们,面临着在家乡闻所未闻的困难和挑战。
早晨到达营地后,指挥部将所有的大饼、方便面、矿泉水全部收集到一起,平均派发:三人一块大饼,每个人半瓶矿泉水,大家面面相觑,你推我让的,都不忍心第一个下口。
“每个人都要吃,这是任务,这是命令!”手握冰冷矿泉水的何全意嘶哑着喉咙喊道。大家知道在玉树坚守,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体能。
有限的补充后,150名兰州特警便根据指挥部的安排,进入长达30多公里的执勤区域,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许多人在超强度的消耗中滴水未喝、粒米未进。
与饥饿接踵而至的是可怕的高原反应和严重的体力透支。特警一大队教导员杨文海第一个被击倒。从15日开始他已连续15个小时没有休息,执勤、搭建营地一刻不停。16日早晨6时,准备再次上岗执行任务时,心慌、胸闷、头痛阵阵袭来。但他知道今天是个关键的日子,队里的执勤区域是救灾车辆进入市区的咽喉,更是关键的关键。“坚持、坚持、再坚持”他暗暗鼓励自己,率领队员们奔赴执勤点布岗,自己则在5公里长的路段来回巡查、疏导、指挥。“教导员,休息一下吧。”队员们看着脸面青紫的杨文海,劝他停下脚步。然而,直到下午4时30分凯旋收队,他也没顾上片刻停歇。回到营地后,极度疲惫的杨文海突然一头栽倒,昏迷休克不省人事。
李永勤医生接到队员的紧急呼救后,立即赶到帐篷实施抢救。赛米第松、速效救心丸、氧气、心脏复苏术……所有方法全部使用,却不见杨文海苏醒的迹象。深夜时分,杨文海已陷入重度昏迷,四肢冰冷、瞳孔散大、生命体征逐渐消失,情况已是万分紧急。
青海省抗震指挥部前指闻讯后中断了会议。省政府领导迅速调集在玉树灾区最好的医生、护士,火速赶往营地实施紧急救治。十多个小时的紧急抢救,被诊断为脑水肿、肺水肿的杨文海竟然奇迹般苏醒。17日一早,杨文海被送往西宁人民医院抢救。因抢救及时,措施得力,特警杨文海脱离了生命危险,被医疗专家称为奇迹。
4月23日上午10时,特警二大队大队长,被称为硬汉的仲英杰在布置任务时,突然栽倒,被飞机送往西宁救治。其实在临上高原之前,患有腰椎、枕椎突出和尿路结石等疾病的仲英杰就准备住院治疗,接到队伍集结的通知后,他把住院单往怀里一塞,二话不说带着队伍上了高原,他还说:“大家都头疼,都不舒服,都很累,我凭什么要休息?”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严酷的高原气候面前,兰州特警就是倒下,也是英雄般地倒在岗位上;就是撤退,也是服从命令,流着眼泪被强行抬出战斗的阵地……到达玉树的短短5天,162人的队伍,就有90多人血氧异常,45人晕倒在执勤现场,29人被强行撤离灾区……然而,兰州特警这支屡立战功的警队没有后退半步,他们隐瞒着病情不但没有一人因身体不适提出撤离,反而纷纷请战,斗志昂扬地奋战在一线。
扶危济困,播撒大爱情怀
把灾区人民当亲人,把灾区人民血脉与自己紧密相连,兰州特警勇敢地肩负起执行命令和传递爱心的双重使命。
4月18日上午11时许,一位藏族女孩急切地向正在公路边执行警卫巡逻任务的特警求救,原来女孩的阿妈被埋在山下的废墟中。特警队员们飞速跑下山沟。由于没有任何工具,他们只能徒手刨挖,手指磨破了,指甲断裂了,可谁也顾不上包扎。老人被埋时间过长,体内缺水,严重虚脱,特警们将矿泉水从缝隙中滴入老人嘴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在死亡线上挣扎了5天的藏族妇女普措终于被特警们成功救出。
在结古镇,警用巡逻车就像一支流动的救援队,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公安特警的身影;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他们奋不顾身的壮举。4月26日下午6时许,刚刚执行完重要警卫任务的特警队员高永林、哈俊全,在途经环城路一处危房时,突然一声巨响,一处危房轰然倒塌。一位藏族老阿妈大喊道:“快救命呀!来人呀!”高永林、哈俊全见状立即停车,飞奔到出事现场。他们顾不上房屋再次塌陷的危险,冲进尘土飞扬的废墟中,用双手掏、挖、刨,20多分钟后,老阿妈的半个身子挣脱了瓦砾的束缚,为了防止跌落的砖块再次砸伤老阿妈,他们一边挖,一边用身体护住老人,抵挡着不时下落的砖块,增援的战友赶到了,转危为安的老人终于被抬出了废墟。
4月18日晚9时许,在勤务结束后准备归队的二大队民警,接到藏族老乡昂欠文措搭建帐篷的求助。看到藏族老乡在寒冷的夜晚瑟瑟发抖,已经十分疲惫的兰州执勤特警熟练而迅速地为其一家搭起了避寒躲风的帐篷。归队时,昂欠文措拉住特警们的手,指着离帐篷不远处一间坍塌的房屋说:那是他地震前的家,里面还有许多粮食……特警们紧紧地握住昂欠文措那双冰冷而粗糙的大手说:“我们一定会来,一定帮助你挖出粮食。”第二天下午,特警们如约来到,把昂欠文措家30袋青稞、包谷悉数挖出才收队回营。
4月22日下午6时许,藏族同胞文德怀揣写有“千里驰援爱撒玉树汉藏同心共御灾难”的锦旗,从50余公里外的歇武镇赶到兰州特警营地,当他把锦旗交到特警支队政委邓有范的手中时,不禁潸然泪下:“如果没有你们,我们家的财产就全没了,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们!”原来,文德一家虽然在地震中幸免于难,但废墟却掩埋了他家中所有的生活物品,使他一无所有,一筹莫展之时,便向兰州特警求救。特警们赶往已成为一片废墟的文德家中,在没有大型挖掘工具的情况下,苦战6个多小时,先后挖出被埋轿车、金银饰品和虫草等贵重物品。
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5月4日下午,在玉树孤儿小学震后的废墟前,10名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特警队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参加了火线入党宣誓。十几天来老党员们舍小家为国家,舍自我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处处激励和鞭策着他们。
作训科副科长李东栋,接到抗震救灾的命令时,医院也给肺癌晚期的父亲下了病危通知书。考虑再三,李东栋毅然踏上了驰援的征程。到达玉树的第一天,李东栋的父亲就去世了,李东栋跪在废墟上,面朝兰州方向深深地叩了三个头:“爸爸,请原谅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您安心去吧,儿子一定不会给您老人家丢脸!”
特警四大队民警杨明河,原定于5月2日结婚。可是驰援玉树的命令,使他推迟了婚期。未婚妻说:“我们结婚事小,国家救灾事大,等你凯旋归来,我们再办喜事!”
出发时,四大队大队长吴峰年正在上学的儿子无人照料,他向张掖的父母求援。年过七旬的老人二话没说,匆匆赶到兰州,一再在电话里嘱咐:“到了青海,要好好干工作,多救些人……”
雨露滋润重建美好未来
和孩子们站在一起的兰州特警是灾区百姓眼里最可爱的人,每当特警的巡逻车或队伍经过,孩子们举手敬礼,大人们注目凝望,有的干脆打出横幅,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特警队员们深深的感激和祝福。
特警们一进入灾区,无论怎么艰苦,遇到饥饿的孩子们,也会让出自己的那份口粮和水。
4月21日下午4时许,刚执完勤务工作的一大队副大队长黄耀峰和队员们,路过红旗小学,听到学校准备复课但大量教学设备都压在了坍塌的教学楼下。便冒险进入到摇摇欲坠的教学楼,3个多小时的时间,特警们硬是从危楼中搬出了30多台电脑、150件教学用具和400余套桌椅板凳等一大堆的教学用具。
特警段忠磊始终牵挂着尕松求珍。19日上午,天天盼着上课的尕松求珍拉住段忠磊的衣袖:“叔叔,我的书包和纸笔都埋在教室下面了,你能不能帮帮我呢?”
尕松求珍渴望的小脸使段忠磊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灾区的孩子做些什么!”于是,段忠磊和他的队友们每天执勤之余抽出休息时间与结古镇新建路孤儿学校的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把童真、欢乐和坚强放进孩子们心中。
政府优先为孤儿学校搭建了帐篷学校。但是,学校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使许多学生无法及时复课。兰州特警决定选派4位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民警协助孤儿学校复课,4位特警包揽了五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法律基础知识和体育等课程。4月27日下午,帐篷教室的第一堂课终于在特警教师们的授课声中开始了,朗朗的读书声掠过废墟唤醒了草原的嫩绿,引来灾区群众感动的目光。
在灾区的日日夜夜,兰州特警,把对祖国的忠诚写在鲜红的队旗上,把对人民的深情融入血肉之躯。一个多月来,赴玉树兰州特警已从废墟下营救出被埋群众4人,帮助受灾群众抢运粮食、药材、现金、金银首饰等各类财物价值200余万元;执行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视察灾区等重大警卫任务10余次;参加抢险救灾、治安巡逻、维护交通秩序、帮助灾区群众重建等共出动警力7800余人次;为灾区群众做好人好事1800余件;指挥疏导车辆9.6万余台次,赢得了灾区人民的赞誉,他们把公安特警的点滴之爱汇成浩瀚江海,向灾区群众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精神内涵;用公安特警的拼搏奉献,筑起了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海虫草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guanzhuqinghai/3246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