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震区鼠疫近期爆发风险较小 防控仍严峻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玉树震区近期发生旱獭鼠疫疫情可能性较小,但鼠疫预防仍需加大力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家倪大新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

在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不久,中国卫生部便下发通知,要求严防鼠疫爆发,因为玉树州是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的疫源地,震后鼠疫防控形势严峻。中国疾控中心随即展开震区鼠疫风险评估工作。

负责灾区疫情风险评估的倪大新说:“人感染鼠疫主要通过捕杀、食用旱獭,但旱獭目前处于冬眠期,通常要到4月底、5月初才能出蛰”。

但他同时说到,地震可能会惊扰正在冬眠的旱獭,从而改变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提前出蛰,所以震区还需加强对旱獭活动的监测。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院研究院俞东征19日接受《健康报》采访时说,1961年以来,玉树县累计发生过20次人间鼠疫疫情,累计报告鼠疫病例40例。最近的一次大规模人间疫情,是2004年发生在玉树州囊谦县的疫情,共发现病人14名,死亡6人。 倪大新说,目前当地鼠防部门还没有发现旱獭活动,只发现少数旱獭洞。截至20日晨,受灾最重的玉树县医疗机构尚无传染病例报告。

卫生部19日下发通知,要求加强灾民集中安置点及周边地区鼠疫疫情监测,适度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次。

通知还要求对灾区群众尤其是外来人员大力开展鼠防知识宣传,对外援医疗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倪大新说:“当地许多救灾的医疗工作者都是从非鼠疫传播地区过去的,不熟悉鼠疫情况,医务工作者需要尽快熟悉相关专业知识,才能保证早期发现疫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制的1万份鼠疫防治折页,和8万份藏汉双语的大众防病知识宣传单目前已送达玉树灾区并下发。6万本灾区防病手册也于19日紧急印刷完毕,启程运往灾区。

中国疾控中心还紧急印制《灾区群众预防鼠疫注意事项》《灾区医疗卫生人员预防鼠疫知识要点》和《地震救援人员高原作业防护的健康建议》,目前这些宣传材料已运往灾区。

倪大新还建议加强对发热病人的监测,并对发热同时伴有咳嗽、腺体肿大的病人进行鼠疫排查。

就灾区其他公共卫生风险,倪大新说目前震区还需格外重视饮用水安全,安置点饮用水主要取自井水和河水,要加强对水源的消毒,并提醒灾民将水烧沸再饮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guanzhuqinghai/33204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