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的基本情况和植物形态

虫草的基本情况和植物形态:

基本情况

夏草冬虫(《黔囊》),虫草(《本草问答》)。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蝠蛾等的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菌子囊菌之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如棒球棍状,长411厘米;不育柄部长38厘米,直径1.54毫米;上部为子座头部,稍膨大,呈圆柱形,长1.54厘米,褐色,除先端小部外,密生多数子囊壳;子囊壳大部陷入子座中,先端凸出于子座之外,卵形或椭圆形,长250500微米,直径80200微米,每一子囊壳内有多数长条状线形的子囊;每一子囊内有8个具有隔膜的子囊孢子。寄主为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幼虫,冬季菌丝侵入蛰居于土中的幼虫体内,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夏季长出子座。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夏至前后,当积雪尚未溶化时入山采集,此时子座多露于雪面,过迟则积雪溶化,杂草生长,不易找寻,且土中的虫体枯萎,不合药用。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的泥土及膜皮,晒干。或再用黄酒喷之使软,整理平直,每78条用红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干。冬虫夏草为虫体与菌座相连而成,全长912厘米。虫体如三眠老蚕,长约36厘米,粗约0.40.7厘米。外表呈深黄色,粗糙,背部有多数横皱纹,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发黄,周边显深黄色。菌座自虫体头部生出,呈棒状,弯曲,上部略膨大。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长可达48厘米,径约0.3厘米。折断时内心空虚,粉白色。臭微,味淡。以虫体色泽黄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菌座短小者为佳。主产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贵州,以青海产量最大。此外,西藏、四川等地亦产。

植物形态

子座单生,稀23个,从寄主头部生出,长411cm,基部直径1.54mm,向上渐狭细,头部膨大成近圆柱状,褐色,长14.5cm,直径2.56mm。子囊壳近表面生,基部稍陷于子座内,椭圆形至卵形。生于海拔30004000m高山草甸土层中。主产四川、云南。67月子座出土,子囊孢子未发散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38mm;头部红棕色,长有子座;胸腹部深黄色至黄棕色,胸节3,胸足3对,腹节10,腹足5对,中部4对明显;表面有环节2030个;质脆,断面淡黄色。子座细长圆柱形,稍扭曲,长3711cm,直径1.54m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头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似纤维状。气微腥,味微苦。含粗蛋白、多种氨基酸、D-甘露醇即“虫草酸”、虫草菌素(3-deoxyadenosin,cordycepin)、麦角甾醇、半乳甘露聚糖、尿嘧啶、腺嘌呤等。甘,平。归肺、肾经。 补虚损,益精气,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咳化痰。治疗痰饮喘嗽,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

1.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有补肾助阳益精之效。可单用浸酒服,或配伍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等同用。

2.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痰血。能补益肺肾,平定喘嗽,止血化痰。治劳嗽痰血,常配北沙参、川贝母、阿胶等;治喘咳短气,常与人参、胡桃肉、蛤蚧等同用。 此外,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可以同鸭、鸡、猪肉等炖服,有补虚扶弱之效。

版权声明:本文由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chongcaochangshi/759429128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