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到了鹿茸收获的时节,今年,素有“中国塔里木马鹿之乡”之称的沙雅县人工养殖的3000头塔里木马鹿鹿茸喜获丰收,预计鹿茸总产可达12吨以上,可实现总产值2500万元。
这几年,随着鹿茸市场的不断好转,沙雅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看准了这一商机大力发展马鹿养殖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图为公马鹿的头上长着一对鲜鹿茸
努尔巴克乡良种场村农民王其全是该村的棉花种植大户,除了种子棉花外,这几年,他利用自家庭院空地搞起了塔里木马鹿养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5月26日,记者在他家马鹿圈舍看到:现在他正在和家人忙碌着自家养殖的马鹿收割已经成熟的鹿茸,打麻醉针、采割鹿茸、包扎伤口,过称出售,全家人忙碌的不可开交,看着一对对被采割下来的鹿茸,好像看到了收获希望,他脸上流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我养了3只鹿,平均每一只鹿每年割两茬(鹿茸),有个十来公斤,3只鹿30多公斤,烤干3公斤烤1公斤,烤个十几公斤,现在1公斤干茸卖到2000元,总共可以卖到2万多块钱。”沙雅县努尔巴克乡良种场村农民王其全手里拿着刚刚割下的鲜鹿茸高兴地说。
近年来,素有“中国塔里木马鹿之乡”沙雅县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路子,充分依靠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做大做强马鹿特色产业,成立了马鹿协会,把单一的鹿茸产品加工改变为能够出产马鹿茸、鹿血、鹿粉、保健酒、生物制药等一系列产品,形成“协会+基地+养殖户”的产业模式,使塔里木马鹿养殖走向了正规化、规模化。沙雅县产出的塔里木马鹿系列产品以其珍贵的药用价值而多次获中国亚欧博览会、广州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沙雅县海楼乡塔河马鹿养殖专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辛海芳说:“合作社现有社员34户,年产鹿茸大约1吨,研发了自己的产品,主要有酒类,切片类、胶囊类3大系列20多个品种,实现产值200万元,户均增收6万左右。”
据了解,塔里木马鹿是典型的茸型马鹿,茸的外形、质量、药效都高于其它鹿类,被称为“滋补圣品”,为提高鹿茸品质和产量,沙雅县每年拿出数十万元人民币专款进行科,技攻关活动,进行马鹿选育、繁殖、双胎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先后创造了母鹿繁殖率、公鹿茸单产的国内领先纪录,目前,全县马鹿存栏总数近3000头,已形成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和优质化的马鹿养殖格局。
这几年,随着鹿茸市场的不断好转,沙雅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看准了这一商机大力发展马鹿养殖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图为公马鹿的头上长着一对鲜鹿茸
努尔巴克乡良种场村农民王其全是该村的棉花种植大户,除了种子棉花外,这几年,他利用自家庭院空地搞起了塔里木马鹿养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5月26日,记者在他家马鹿圈舍看到:现在他正在和家人忙碌着自家养殖的马鹿收割已经成熟的鹿茸,打麻醉针、采割鹿茸、包扎伤口,过称出售,全家人忙碌的不可开交,看着一对对被采割下来的鹿茸,好像看到了收获希望,他脸上流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我养了3只鹿,平均每一只鹿每年割两茬(鹿茸),有个十来公斤,3只鹿30多公斤,烤干3公斤烤1公斤,烤个十几公斤,现在1公斤干茸卖到2000元,总共可以卖到2万多块钱。”沙雅县努尔巴克乡良种场村农民王其全手里拿着刚刚割下的鲜鹿茸高兴地说。
近年来,素有“中国塔里木马鹿之乡”沙雅县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路子,充分依靠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做大做强马鹿特色产业,成立了马鹿协会,把单一的鹿茸产品加工改变为能够出产马鹿茸、鹿血、鹿粉、保健酒、生物制药等一系列产品,形成“协会+基地+养殖户”的产业模式,使塔里木马鹿养殖走向了正规化、规模化。沙雅县产出的塔里木马鹿系列产品以其珍贵的药用价值而多次获中国亚欧博览会、广州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沙雅县海楼乡塔河马鹿养殖专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辛海芳说:“合作社现有社员34户,年产鹿茸大约1吨,研发了自己的产品,主要有酒类,切片类、胶囊类3大系列20多个品种,实现产值200万元,户均增收6万左右。”
据了解,塔里木马鹿是典型的茸型马鹿,茸的外形、质量、药效都高于其它鹿类,被称为“滋补圣品”,为提高鹿茸品质和产量,沙雅县每年拿出数十万元人民币专款进行科,技攻关活动,进行马鹿选育、繁殖、双胎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先后创造了母鹿繁殖率、公鹿茸单产的国内领先纪录,目前,全县马鹿存栏总数近3000头,已形成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和优质化的马鹿养殖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海虫草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久连接:https://www.123chongcao.com/Html/chongcaodongtai/59825181361.html